機油粘度的意義!
機油粘度到底是什么概念,意味著什么?對于大部分車主來說,只需要按照隨車說明書或者車主手冊來選擇相應粘度等級就好。不過當然有車友想更多了解一些。今天天昊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一些粘度的基本知識。
什么是粘度
粘度是描述流體(氣體和液體都屬于流體)愿不愿意流動的性質。粘度高的流體(比如蜂蜜)很粘稠不太容易流動。粘度低的流體(比如水)很稀,容易流的到處都是。
對機油來說,本身的溫度越高粘度更低更容易流動,溫度越低粘度更高更粘稠。這很重要,因為發動機內的機油溫度從啟動,暖車階段一直到正常工作會有很大的變化范圍。
粘度和粘度等級的關系
在過去,機油只是單純的潤滑油,為了讓發動機里互相摩擦的部件能“滑”而不是“磨”。不同的流動性能在一定范圍內的機油被分為一類,然后用字母區別開。
像A類,B類,C類就代表了三種不同“重量”范圍的油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粘度。在二戰期間,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(SAE)發明了一套以數字來給粘度分級的系統,如SAE 30,SAE 40等,便于將粘度范圍更大的油液都能納入進來。
隨著時間推移,機油里開始添加多種不同的添加劑來應付不同的情況,比如有些添加劑能讓粘度在溫度變化后變的更少。因為這些添加劑的存在,最早的那套SAE分級系統就得改了,如SAE 5W-30, SAE 10W-40等。
粘度和溫度的關系
機油的粘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稀,對于各類發動機而言,機油溫度一般被控制在90℃左右,使潤滑油發揮較佳的潤滑效果。同時,機油的粘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變稠,機油在低溫環境里流動性變慢。在氣候寒冷的北方和東北等地,車主可以選擇一些低溫流動性好的機油。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utie360.com/tianxinwen/143.html
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部分文章源自互聯網,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